在這科技快速流動的世代,
想當初台灣的科技人才是科技新貴的時代好像不見了,
想過這些生活的變遷好像是現代的新相對論,
人類好像更了解什麼是"真"、什麼是目的,
事物受時間的限制愈來愈少,
你臉上氣色不好。 沒關係,畫個妝就好了。
最近太晚睡,臉頰有點腫。 沒關係,拍完照再ps就好了。
想再手機上直接po文唉。 沒關係,有美圖秀秀app幫你修圖。
我是個技職體制下的學生,讀資訊科上來,
其實一年級我是讀汽車科,再讀冷凍科才經由轉學讀資訊科,
年紀輕吧,那時我不太成熟,就只知道我不想讀那個,
其實我根本不知道那個是在讀什麼,
說實在 "那時候的感覺" 應該受在大眾價值觀很多的影響,
那個不好啊,那個出來都黑手阿,整身都很臭啊 . . .
當時,我也不是那種自我意識很強的人,容易隨波逐流,
人們說什麼,我就覺得 : 『 恩,這樣不好,我也不要這樣 』,
不會想說 : 『 我要什麼,我想要怎樣的生活方式,
做這個工作可以符合我人生的各項條件嗎,這樣做下去有趣嗎 』,
那時我是個很無腦的人,但到最後我覺得是 " 生活 " 教會了我很多事,
大學跟室友2個人住,幸運的那時也交一個女朋友,我時常把這兩件事做結合,
如果跟我住的是女朋友怎麼辦,衛生習慣那麼差,
如果可以的話,我一個人住應該比較好吧,帶女朋友回家比較不會尷尬、奇怪,
一個人住,房租都比較貴唉。
一個價值觀、一個現實面,生活就是這樣開導我們的,
現在外面一個人住,根本每天回宿舍,面對著就是自己,
社團
因此很多人選擇在學校混在社團裡面,
但我是一個對時間很節省的人,一點點無聊,
我就質疑他的必要性,社團對我來的特性大概就是人多好辦事,
還有伴隨而來的社團資源,當然還有人脈,
但社團的培養有時真令我想不透,社團地位幾乎就等於在社團的時間,
以傳統的想法很容易想通,他比較有經驗啊,他應該比較熟吧,
這想法應該也延伸到 " 學長都沒有錯 " 這裡來了,
這有關到人際互動,我覺得年長是需要尊重的,他大於你的年紀是他經驗的所在,
但年長就可以欺負,我覺得有點過份了,
假如是MotoGP一場比賽中,我有時會很敬佩 Lorenzo ,
因為他磨膝的角度做的很好、很棒,盡管我支持的是Rossi。
在我的想法裡,這世界應該是實力才能讓人敬佩,
而不是讓對方害怕的小技被讚揚。
我想法比較西方思想,以實為準。
小談科技下的求職
看看1111和518求職網,
我找了電玩遊戲設計,看了台北、台中、高雄這3個大都市,
加起來都沒超過30個職缺,不限資歷的工作起薪都3萬多,
他們要求的專長程式語言,一次就要求超過3、4項,
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需要那麼多程式語言,
是嫌3萬塊一個月只會2種語言太少嗎,
還是其實公司都沒有自訂研究目標,
我一年級就在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實習過,
去的時候,他們只要我會C++,
他們要我寫一支關於AR的C++專案,
當然我沒有很強,所以沒有做得很好,
專案裡,我需非常了解影像辨識的C++碼,
還有三維座標的空間,並寫出預期效果。
這履歷到底出了什麼問題,那麼多的程式語言融於一身,
應該不是什麼好事吧。
其實我沒有對電玩很大的興趣,只是對AR/VR很有感覺而已,
在人力網上只看到一家有 for AR/VR 的職缺,
媒體抱得那麼響亮、熱烈,
殊不知台灣這塊的程式人才要輸出沒那麼容易,
我們母語是中文,不是英文,
程式語言說明皆是英文,科技廠只有HTC是台灣科技公司,
還是有人建立中文教學,但若要接近核心語言,還是得看官方手冊,
科技新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吧 ?!
現在這時代用4萬多的薪水想雇用會4種以上電腦程式工具,
原來他還會看的懂外文。
你用到的一定是天才,因為他可以準時下班,
啊啊啊
不然一定是超人,因為他會一直加班。
Life is but a hard and tortuous journey.
人生即是一段艱難曲折的旅程,人生無坦途。